可用这个借口给李斯年保命,怕是不行。李斯年看上去飘然若仙挺能唬人的,终归是个瘸子,让他去摆摊算卦尚可,可若让他去上战场,怕不是千里迢迢给北狄送人头,礼轻情意重。但转念一想,凌虚子好歹活了将近两百年,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,李斯年又是跟在他身边长大的,指不定真有能克制北狄的地方。程彦斟酌道:“要不,娘见见李斯年?”李淑手指轻扣桌面,道:“再说吧。”程彦有些意外。母亲这般说,是对李斯年消了杀心。李淑道:“你近日仔细些,若是无事,便去清河郡寻你表姐,莫在华京待了。”程彦犹豫道:“还没到那种地步吧?”她知道她与李承璋解除婚约会引起朝堂震动,朝臣世家们伺机而动,可也不至于远走华京吧?再者,她留在华京也有要事,她不懂兵,只能帮母亲去筹粮,世家们虽然都是铁公鸡,但她以新培育的苗子做交易,想来他们也会愿意的。程彦这般想着,留在了华京,如此又过了几日,李泓的一道圣旨,让很多持观望态度的世家纷纷站队——李承瑛与李承瑾封王了。大夏祖制,皇子不加冠不封王,当然,也有例外,比如说,天子崩逝,新帝为收拢人心,分封未加冠的诸位兄弟为王。可尽管如此,封的也只是一些边陲小郡,说白了,只是没甚实权的王爷。李泓显然不属于这一种。李承瑛封为英王,克定祸乱曰英,大虑安民曰英,李承瑾封敬王,执礼敬宾曰敬,广职勤政曰敬,这两个封号皆是上上封,大夏只出过一位英王与敬王,最后登基为帝,故而便不再以这两个字封王。若只是封号,倒也罢了,可两人的封地全是军事重郡,下属县近二十个,人口过百万。饶是如此,李泓仍觉得不够,特令二人开府治事,跟着将军们习军政。而作为太子的李承璋,至今仍居住在皇城,并未开府治事。李泓的圣旨刚颁下,便在华京城掀起轩然大波,随后传至九州,世家们纷纷遣才俊来讲华京恭贺两位新王。作为刚与太子退婚的程彦,此时门槛也被踏破——其中李承瑛与李承瑾的母族来得最多。李承瑛与李承瑾虽然没了母亲,但舅舅与姨母们仍在,便操办起二人家事,有事没事便往程彦府上跑。没几日,便传出太子李承璋当废,安宁翁主与哪位王爷定了亲,哪位王爷便是未来的储君的流言。二月初二,程彦生日,李泓在宫中设宴,众人纷纷来贺,席上有一世家子弟借着酒意,笑着打趣英王与安宁翁主站在一起委实是一对璧人。此话一出,喧闹的宴席静了下来,李泓瞧着神色各异李承瑛与程彦,捋了捋胡须,笑道:“阿彦自小便与老三要好。”程彦心头一惊,后悔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出京避“难”。周围附和的声音不断,又说青梅竹马,又说天造地设。程彦低头抿了一口茶。她与李承瑛确实要好。仔细想想,可能是李承瑛占了“会哭的孩子有糖吃”的原因。李承瑛自小便不省心,她没少跟在李承瑛身后擦屁股,次数多了,自然生出几分“亲密”来,可这种亲密,无关风月。这种感情舅舅并不懂,舅舅只是见她与李承瑛玩闹到大,觉得他俩关系甚好,指不定在旁人的撮合下,真能乱点鸳鸯谱给他俩赐婚。可舅舅到底是天子,这么多人的情况下,她不能拂他的面子。程彦眨了眨眼,甜甜一笑,道:“三哥是我的嫡亲兄长,我当然与他要好。”此话一出,夸赞她与李承瑛的声音顿时少了许多。李承瑛松了一口气。程彦再不开口说话,他就要顶撞天子说他俩不是了——今日是程彦生日,宴席虽设在宫里,但也邀请了程家的人,程大姑娘就在一旁坐着呢。当然,程大姑娘不在场,他也不能让父皇把他和程彦凑成一对。程彦在他心里就是一个脾气不大好的小妹妹,白头偕老举案齐眉的事情,还是要与程大姑娘一起。李承瑛饮着酒,斜斜向程怡庄看去,程怡庄面色如旧,似乎不大在意刚才发生的事情,只是手指无意识地握了握锦帕。李承瑛笑了一下,放下酒杯,摇摇晃晃站起来,指着刚才打趣他与程彦的那人说道:“你说本王和阿彦像一对,本王还瞧着你和妹子是夫妻呢。”那人的脸登时便红了起来,宴席上的宾客忍俊不禁,程彦笑道:“三哥又醉了。”李承瑛道:“我才没醉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离石游记 我靠美貌征服娱乐圈 (历史同人)打造大清第一和谐后宫 窈窕珍馐 调包后,狼山小公主大杀四方 第一宠妃:遵命,所罗门! 一刀惊春 神农道君 采阳九次后,我在古代发家致富 古代养家日常+番外 百二棺河 撩君入怀+番外 在六零年代养狗子 养成一只弱鸡女丧尸 专业当爹[综] 后娘[穿越]+番外 一仙难求 贵女天娇+番外 怎么不是人类[快穿]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